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九十九章(2)

關燈
第九十九章 (2)

他屢屢派兵或特,務襲擾大陸沿海,屢屢派飛機飛臨大陸的領空,著名的黑貓航空隊也由此名聞遐邇,一切為的,還不就是不甘心嗎?還不就是想要再回來嗎?

曾聽一個臺灣朋友說,小時候,他家旁邊住著一些當年跟著蔣氏一同來臺的老兵。他們說的話,他基本上聽不懂,因為他們說的都是自己的鄉音。1975年蔣氏去世的時候,他說,他們哭得很大聲,哭得很傷心。他那時還小,所以不明白。後來長大了,也就能理解了。

我說,是啊,怎麽會不傷心呢。因為連蔣總統都死了,那麽,再也沒有人能帶著他們打回大陸去,他們以為自己這輩子恐怕是再也回不了家鄉了啊!

其實,每每聽到這樣的話時,心裏總免不了感慨萬千。那是一個離亂的時代啊,那個時代的人們,活得多麽身不由己,只能被政治的狂風暴雨裹挾著,風吹浮萍似的,吹到哪裏是哪裏。

去年,買過林青霞出的散文集,也是從那個時候才知道,啊,原來,林美人就是山東去臺老兵的後代,至今還能說上一口頗為地道的山東話。原來,林美人也是眷村的後代啊。也是去年,買了龍,應臺寫的那本在國內被禁的書,也是那個時候才知道,哦,這位現任的臺灣“文化部長”,也是去臺老兵的後代。她的母親是浙江淳安縣人,現在被淹沒在千島湖水下的千年古城淳安,就是她母親離開大陸時,以為很快就會回來的故鄉。

其實,無論是1949年以後的老一代臺灣人,還是他們所繁衍下來的新一代的臺灣人,他們的血液裏,都與大陸有著割不斷的聯系,不僅僅是血緣上。可是,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,原本讓無數人心心念念思念著的大陸,成了讓現在大部分臺灣人都不願意親近的土地。

這絕對不是我的危言聳聽,這是我在8天裏,親身接觸普通臺灣市民之後的最真切的感觸。臺灣人,並不像我們這裏成天宣傳的那樣,對大陸有著深深的感情。很多很多的臺灣人,其實,都覺得不與大陸(他們稱為“中國”)有過多的接觸比較好。李登,輝,還有陳水,扁這樣曾經極力拋出“臺,獨”的領導人,都在臺灣民眾心中頗有人望。臺北的街頭,依然可以看見他們當年做“總統”,做臺北市長時的墨寶與題詞。

很多臺灣人的心裏,都已經覺得,臺灣其實就是一個“國”,他們不用靠大陸,也已經過得很好,而且過去的幾十年來,他們都過的不錯,至少比大陸好很多。我不敢說今天的臺灣社會已經達到了當年無數個“李涯”為之奮鬥畢生所要建成的狀態,但,其實,在很多人的臺灣人心裏,這塊小小的土地,恰是讓他們能夠有好日子過的地方!

我到臺灣的第一天,晚上回旅館的路上,在熱鬧至極的西門町,就看到一群人,有年輕人,有中年人,還有老年人,人人手裏舉著書寫著“放棄大,中國主義,承認臺灣,獨,立”這樣字眼的旗幟,昂首闊步的從鬧市中央浩浩走過。

也就在那一天的下午,我到臺北的交通中樞臺北車站買去花蓮的火車票時,就在車站外的熱鬧人行道上,就有臺,獨份子辦起來的要求獨立的攤位,還有醜化馬,英九,說他出賣臺,灣利益的小醜道具。盡管馬路上人來車往,川流不息,幾乎沒有多少人停步去多關心這些東西,但是,那不過是熟視無睹而已,並不意味著,普通臺灣人的心裏不是這樣想的。

每天晚上,我都要聽聽臺灣當地的新聞評論節目,聽臺灣的媒體人是怎樣評價中國召開十,八大,聽他們又是如何看待馬,英九當局對兩岸局勢的議論。我在臺灣的八天七夜,基本上聽足了七個晚上,總體的感覺都是,他們不相信大陸當局,他們害怕馬英九“賣,臺”,他們生怕失去今天臺灣“獨,立”的局面,覺得自己是夾在美國和中國這兩個相爭大國之間的另一個“國”。

我去花蓮那天,在七星潭的海邊,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先生賣我“大腸包小腸”,他和藹的問我一句:你從中國來啊?這個問題差點噎住了我。我不好多與他在這個問題上多爭論,我只能說,我從上海來。他“噢”的一聲點點頭,給了我一個花蓮當地出產的橘子之後,便沒再為這個話題多說什麽。

恰在這個時候,從七星海灘邊上的空軍基地裏連續起飛了七八架噴氣式戰鬥機,呼嘯著升空,躥進了雲裏,聲音吵得震耳欲聾。我大聲的問老先生:這裏天天都這樣嗎?很吵啊!老先生不以為然的點點頭,回答我說:是啊,他們要訓練啊,都五十多年了。

一聽這個年頭,我頓時想到了蔣氏一再提倡的“反攻,大陸”計劃。從他帶著幾百萬軍民來到臺灣之後,就一直在刻苦訓練著自己的軍隊,想著有朝一日能夠打回大陸去,收覆“失地”。可是,軍隊訓練的習慣被保留至今,但,提出那個構想的人,和他遺留下來的“蔣氏政權”卻早已灰飛煙滅。這一切,多麽的諷刺,又多麽的令人感慨啊。

在臺灣的時候,誠品書店是我必要去看一看的地方。臺北市內的幾個分店,只要順路,我都會特意的進去逛逛。西門店、臺大店和信義旗艦店,我都進去逛了個遍,逛三店合在一起的時間足足有一天。

臺灣是個出版自由,言論自由的地方,凡是在我們內地禁,止出版的書籍刊物,在臺灣幾乎是遍地開花。其實,這種事情的道理和治理水患是一樣的。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,是因為他比他的父親更清楚,堵是永遠堵不了的,就像人民的嘴巴和思想是根本無法堵住的,只有通過“疏”,通過適當的管道進行流通,才能讓天下太平。

我呢,是個特別愛看這類書籍的好奇者,越是禁止的東西我越是想要看看,越是諱莫如深、千篇一律的定詞濫調,反而容易讓人起疑。所以,在這三個書店裏一逛,買回了十本“禁書”,花去了我四千多新臺幣,合計人民幣將近一千塊。又厚又沈的書籍,讓我的行李差點超重。

講述大陸與臺,海關系的書籍,一般都與講述國內領導人花邊新聞的書籍一起擺放在歷史架附近。近期因為召開十,八大的關系,此類的書籍舉目皆是。但凡是在這樣的書架附近,站著最多的,從著裝與口音上判斷,基本都是從內地過去的游客或者商務人士,幾乎人手一本“解密十,八大”、“薄熙,來事件真相”之類的相關書籍,一個個低頭看得津津有味。所以,就算一時半刻找不到歷史區書架在哪裏也很簡單,只要舉目一望,那個書攤前站著的人最多,估計就是那裏了。

我對十,八大的興趣不大,關於諸位領導人的各類花邊新聞的書籍我也不太愛看,我關心較多的還是國,共之爭與抗戰那個時候的歷史。在翻看著這些“禁書”的時候,看到一本書的扉頁上,用醒目的標題寫著:

“以前大陸是我們的,從什麽時候起,他們說,我們是他們的?!”

這個問題問得很尖銳,一時之間還真讓人無從答起。我無語,只能瞪著那本書的扉頁看了好半天。是啊,以前臺灣是我們的,從什麽時候起,你們不是我們的了呢?我也想要問一問他們這個問題啊!

每次出書店出來,帶著這種奇怪的感覺回到旅館,打開電視機,就都能看到在內地很有影響力的“五月天”樂隊幾個男人做的一個“政府gg”,一個晚上不知道要出現多少次。他們樂呵呵的在電視機裏拿著一本護照,異口同聲的對著電視機前坐著的我,言語振奮的說道:“外交部”和我們一起努力!

是呢,他們的“外交部”近期經過了努力之後,美國政府在今年10月宣布了對持臺灣護照的居民訪美免簽證的優惠待遇。如此一來,對臺灣居民護照提供免簽證的國家和地區就達到了130多個。而臺灣當局,當然希望這個數字越來越多,所以,“五月天”會說,“外交部”和他們一起努力。

在總統府裏參觀的時候,帶領我們參觀並做解說的都是臺灣的當地義工。每每說到臺灣的“外交”,他們總是很自豪的說,我們臺灣,已經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給我們落地簽,有20多個國家與我們建立了外交關系……

去參觀總統府的人很多都是學生,我那天去的時候,遇到的是一群幼稚園的小朋友和幾大巴的臺東地區的中學生。義工們的解說很認真,很仔細,尤其是講到臺灣今天的繁榮昌盛時,更是說的非常自豪。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沒有提到過大陸與臺灣之間的關系,更沒有誰會提什麽“臺灣是中國的,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”。無形之中,他們已經將“臺灣是一個獨,立的發達國家”的概念,通過了長者,通過了很多人的言傳身教,灌輸給了下一代。

所以,我完全有理由判斷,未來的幾十年,甚至更長的歲月裏,如果沒有什麽特殊重大的事情發生,重大到完全足以扭轉臺灣人心目中對大陸的疏離感的話,中國政府想要完成國家,統一,實在太難太難,絕對要比收回港澳還要難上幾百倍!

總統府裏的義工說,我們和港澳的情況不一樣,當年香港和澳門都是清政府租借給外國的,而我們臺灣,是清政府割讓給日本的。不論他說這番話的目的是什麽,但聽在我的耳中,卻終究帶著另外一層讓我非常不舒服的意思。聽到他這樣說的時候,我不由暗暗的為中國未來的統一大業感到了前途渺茫。

在臺灣的8天時間裏,時常能看到當地車子的車牌,有的是寫著“臺北市”,有的是寫著“臺灣省”。看到“臺灣省”三個字的時候,我竟會要楞怔一會兒才意識到,啊,臺灣只是一個省,一個咱們中國的省份呢!瞧,不過才幾天時間,我的頭腦裏都快被灌滿了“臺灣是個,國”的概念,更別說那些土生土長的“在地人”了!

昨天晚上,參加同事舉辦在黃浦江游輪上的婚禮。盡管晚上的風很大,吹得人很冷,但,必須要說,夜晚的浦江景色,真的很美。尤其是從外白渡橋開始到十六鋪碼頭的那一段,當年的萬國建築在各種彩燈的照射下,美麗異常。

我站在夜風勁起的船艙邊,註視著那一幢幢美不勝收的建築,環視著身邊如畫的風景,除了禁不住感嘆夜上海的風姿,還有些不合時宜的想到了那場慘絕人寰的“太平輪事件”之外,更不由得想到了幾十年前那個政局動蕩的年代。

許多許多的人就是這樣,站在逐漸遠離故土而去、一路向南的輪船上,淚眼朦朧的看著浦江邊上的萬國建築,一點點的在自己的眼前消失,那種被迫割舍的情懷,已經是我這樣純粹站在船邊看風景的後輩絕對無法體會到的。

很多人,離開了,又回來了,為的是割舍不下心中的那份鄉土難離的情感。很多人,離開了,便再也沒有回來,為的也是那份記憶中的鄉土情結。因此,我望著美麗的夜上海,能夠稍微的感受到一些當年坐船從這裏離開的前人們,是帶著怎樣的心情去向那個如蠻荒一般完全一無所知的臺灣。

同理,當年蔣氏站在軍艦之上,從寧波港口離開生他養他的故鄉時,他舉目眺望著身後那片大好河山,心中會是怎樣的痛,怎樣的不甘與懊惱。被人為割裂的歷史與親緣,被海峽阻隔的鄉愁與情懷,究竟什麽時候,這條已經深不可測的裂痕才能被平覆?究竟什麽時候,這條淺淺的臺灣,海峽才能被真正跨越,擯棄了偏見與心結,如親兄弟般的攜手共進?

於右任說:葬我於高山之上兮,望我大陸。大陸不可見兮,只有痛哭。

餘光中說,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,我在這邊,大陸在那邊。

六十多年前的聲聲離愁猶在耳畔,游子的思鄉之情躍然紙上。那麽,六十多年之後的現在,臺灣島上的聲聲離愁盼歸之曲,又將在何時唱響呢?這個問題,任世界上再聰明的人都回答不了,大約只有天知道了……

作者有話要說: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